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中有“听”、“说”、“读”、“写”四项。先听得对,然后就能说得对,说得对会为你建立更强的信心,进而促进你深入的学习,即进入“读”的环节,通过量的积累最终“写”得好就是自然而然的。这就是所谓的良性循环。而我所说是循环的起点就是“听”、“说”两项。
作为非母语学习者,我们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把英语说得像母语使用者一样好,但通过模仿母语使用者的标准发音我们可以尽可能的趋近他们的水平。而这就需要“听”、“说”。这两项密不可分地配合。因为只有听得对,才有说得对的可能。如果听得不对,说对就几乎不可能。所以听什么和怎么听就至关重要。
l 听 Ø 听什么?
听标准英语使用者的发音。“听什么”这个问题的实质是选什么样的环境来影响自己。关注乒乓球的人都知道,日本女乒主力之一福原爱因为长期在中国东北训练,导致她说的中文就带东北口音。所以想要自己有怎样的发音就为自己选什么样的音频材料,喜欢英音就听英国人说话;喜欢美音就去听美国人说话。但对于非英语母语学习者人来说,我们的一大挑战是我们没有英语环境。换言之周围很少有人说英语。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找BBC、VOA这样的材料来弥补语言环境的欠缺。
Ø 怎么听?
通过长时间的泛听和慢听结合。泛听好理解,食堂等饭、上下班挤车的时间,带上耳机,不要音乐,听你所选择的材料,此时听的材料用正常语速的。就好像你在英语国家世界听英国人说话。解释一下慢听。慢听就是把正常语速的材料慢放到可以听得清每个单词的速度(或者就找慢速材料)。之所以放慢速度就是要让自己听得对,为下面“说”打基础。
l 说
Ø 怎么说
边慢听边模仿,此过程中录音。然后自己与材料发音作对比、纠正,直至与材料几乎一样。此过程中可以以句子为单位。一句没问题了然后再继续下一句。直至一个材料都没问题。最后以全篇为单位,按每句阅读时的速度去读,随后慢慢加快至正常语速。这期间还是录音对比再录再比,循环往复。随着语速加快、文章篇幅增加再去关注连读、语音语调问题。
“听”、“说”两项是循环的起点、是桥头堡。必须下很大功夫砸瓷实。而你会发现当你的听说过关后,你的收益绝不仅限于发音标准、口语流利。你将收获的是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到那时你就将进入英语学习的全新阶段。
以上作者Peter.
下面奉上彩蛋
为了给孩子建立这样的小社群,特为今年五年级的小朋友建了一个英语朗读训练QQ群 321418603,
|